重庆花艺培训
信息中心

【精彩源于细节,增值在于用心】

这是我们每一个“乐泰”人不变的经营理念。

我们用专业细致的服务和精美的作品取悦客户。

站内搜索
 

座机:(023)63614323

杨老师:15802398647

余老师:18108308643

学校地图 | 在线客服

咨询电话

中国插花艺术

时间:2012-07-24 发布者:花艺培训学校 点击率:122

  插花艺术的形式与发展,与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有关。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,逐步认识自然,改造自然,从最初的生存需要,到对美的追求。插花迎合了人类审美的要求而形成、发展起来。           
   东方风格的插花,无论是现在,还是过去,中国和日本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。若翻开历史,日本的插花还源于中国。一般而论,中国是东方插花的主要发源地。中国插花历史悠久,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六朝时期,在南史中就有这样一段描述:“有献莲华供佛者,众僧以铜罂盛水,渍其茎,欲华不萎。”也许“借花献佛”之名因此而来。   
   作为插花一种形式——手花,是一种常用的贺礼。南北朝的陆凯,曾自江南遥寄长安范晔一枝梅花,并题诗曰:“折梅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,江南无所有,聊寄一枝春。”古人当时已将花枝作为朋友间的馈赠礼品。   
   唐宋以后,插花渐盛。唐人罗虬在《花九锡》中,较详细地记述了当时插花的容器、剪刀、浸水和花台等。南唐李后主(李煜)每到春天,便将宫中的梁栋窗壁、柱拱阶砌,都密布插花作品,称其为“锦洞天”,让人观赏。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
   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到洛阳做西京留守推官时,欣赏了各家独具风韵的洛阳牡丹插花后,在《洛阳牡丹记》中写道:“洛阳之俗,大抵好花,春时,城中无贵贱皆插花。”北宋文学家苏轼在《惜花》诗中写到:“沙河塘上插花回,醉倒不觉关儿咳。”苏轼还在《吉祥寺赏牡丹》诗中,描写了一老人簪花装饰的情形:“人老簪花不自羞,花应羞上老人头。”   
   到了明清时期,插花技艺流传更广,可称为鼎盛时期。文人墨客多以此作为描写对象,反映在诗画、小说里,专著也随之出现。著名的文学家袁宏道尤为突出。他在一首《戏题黄道元瓶花斋》诗中云,“朝看一瓶花,暮看一瓶花,花枝虽浅淡,幸可托贫家。一枝两枝正,三支四支斜;宜直不宜曲.斗清不斗奢。傍拂杨枝水,入碗酪奴茶。以此颜君斋.一倍添妍华。”仅用了寥寥数笔,就把插花描绘得淋漓尽致。他还在工作之余.栽培花草树木以得其乐。                 
   清朝关于插花的记载更多,如邝璠著的《便民国纂》中的“养花法”,徐渭的《十四夜》诗,陈淏子著的《花镜》中的“养花插瓶法”和“香垆花瓶”,沈复著的《浮生六记》中的“闲情记趣”,以及汪灏著的《广群劳谱》和我国的文学巨著《红楼梦》中对插花的描述等。
    中国插花源远流长,不同的社会环境,形成了不同的插花形式,总的可分成佛教插花、宫廷插花、文人插花和民间插花四种。这些插花对东方各国影响很大,尤其是曰本,至今仍可寻见其踪迹。          
中国插花风格特点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
    中国的东方式插花,崇尚自然,朴实秀雅,富含深刻的寓意。中国人插花风格以风雅见称,有人用“一枝独秀”来比喻花的美;又说“莲之出于污泥而不染”,“桃李争春”;又用松竹梅来代表寒冬三友;中国人用诗情画意来插的,这也是代表中国人的民族性。其特点为:   
  1.使用的鲜花不求繁多,只需插几枝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。造型较多的使用青枝绿叶来勾线、衬托。常用的枝叶有银柳、十大功劳、火棘、八国金盘、棕榈和松树等。                  
   2.形式是追求线条、构图的完美和变化,崇尚自然,简洁清新。造型构图讲究丽姿佳态,达到虽有人作,宛如天成之境。或似幽静绝妙的风景小品,或成一幅折枝花卉图。排列处置就像绘竹那样:“只需三两杆,清风自然足”,要求删繁就简,并确立了三大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方法,高低横斜遵循一定规则,但又不拘成法。

3.插花用花朴素大方,清雅绝俗,一般只用两至三种花色,简洁鲜明。对色彩的处理,较多运用对比色,特别是花卉利用容器的色调来反衬,同时也采用协调色。这两种处理方法,通常都需要用枝叶衬托。   

Copyright @2020 181.net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乐泰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 重庆花艺培训学校

气球造型培训(023)63614323 15802398647 Baidu GG重庆花艺培训学校 花艺培训重庆插花培训

重庆花艺培训学校地址: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茂业百货大楼 重庆花艺学校电话:18602324322

花小白花艺培训学校地址: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11号10幢1-2 花予花艺插花培训学校电话:18108308643

乐泰花艺